千分之一的抉擇
所謂千篇一律,是說很多文章讀起來非常類似,例如作者們使用類似的格式、類似的詞彙寫作。網路上有很多這樣的文章,而我自己也寫過。以分享美食的文章來說,一篇食記的主流格式,通常會有餐點照片、餐點味道或外觀的描述。細心一點的作者會提供餐廳環境照片、描述餐廳氣氛或服務、以及整體用餐的感覺。必不可少的是提供餐廳資訊,包括店名、地址、電話、營業時間。
就像美食文章的常用詞彙「中規中矩」一樣,主流格式的文章讀起來也是中規中矩。如果分享美食是作者的寫作目的,用主流格式寫作不僅比較正式,而且實用性很高,可以說是有效地傳遞資訊。由於文章提供詳細的美食資訊,通常也有許多讀者願意參考。然而,如果文章寫得和別人太像,會因為缺乏識別度,導致讀者不容易留下印象。
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
如果說,作者除了分享美食,也希望藉由寫作展現風格、表達想法、為自己的存在留下足跡、或是建立個人品牌形象,可以試著探索自己的寫作風格。以下是兩種簡單卻能展現個人風格的方法:
一、生活化:嘗試把日常生活中,自己和家人朋友對話的用語、或者生活小細節寫進文章裡。藉此,我們把一部份真實的自己寫進文章裡,這就是個人風格。或許我們覺得自己的生活很無聊、沒有什麼特別,然而在我看來,大部份的人都有各自的特色、也有自己過生活的風格。差別在於是否察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,以及我們是否有自信,接受這些事情是自己獨特的風格。
二、個人喜好:嘗試把最近讀到的、覺得有趣的詞彙、短句寫進文章裡。例如脫口秀或時事娛樂節目,他們非常喜歡把政治人物的話改編成幽默的橋段。若我們長期關注某些議題、某些領域的消息,那麼被寫進文章裡的相關詞彙或句子,也就反映了我們關心或感興趣的事情,藉此展現自己的價值觀,也是一種個人特色。
不要擔心寫得和別人不一樣
生長在台灣,大家多少體驗過從眾效應,我們最好和鄰居、同學、同事看起來差不多。如果我們和其他人不一樣,也要避免表現得太明顯,否則很容易感覺到被比較、格格不入、甚至難以被接納。而無論我們表現得比較好、或者表現得比較差,都會感受到這種壓力。但如果每個人都擔心自己寫得和別人不一樣,我們又怎麼有機會讀到二師兄有趣的《彰化肉圓》?
有時候,我們也會因為想要滿足平凡無奇的人類基本需求,而放棄自己特別的地方。像是電影《想飛的鋼琴少年》主角維特,他因為想要體驗平凡的童年、想要和其他小孩一樣,過著被愛與無憂無慮的生活,選擇放棄與生俱來的鋼琴才能。維特的熱情與才能雖然使他的靈魂燃燒,卻也束縛了他,讓他從小體驗到失去與孤獨。
像維特這樣對某件事具備熱情的人,要假裝自己沒有熱情、試圖掩蓋熱情是很辛苦的。和維特最親近的爺爺,總是保持著無論維特想要做什麼,都願意支持他的態度。即使維特說他「想要當別人,不想要當自己」,爺爺也只是微笑地告訴他人生有時需要取捨。我們身邊或許沒有像爺爺這樣的人,但我們自己也可以當那個完全接納自己的人。
如同所有藝術創作,寫作是自由的,在寫作之中,我們可以放心當我們自己。經過練習寫作的模仿期之後,可以試著摸索自己的風格。持續以自己的風格寫作,不但會有新的收穫,也會有更多機會遇見和自己有類似熱情的人。至少,我們也會比較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