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的意義是什麼?
關於人生的意義,每個人發問的時間點不同,也可能在人生不同階段都有這個疑問。但是,假如我們問: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?」或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?」,並認真為這個疑問解答,最後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會是「人生沒有意義」或「生命沒有意義」。
哲學像是陷阱,能欣然接受人生沒有意義的人,想必少之又少,大多數人會因為這個答案感到巨大的空虛。喔靠!人生竟然沒有意義,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活著……算了,想太多真的很空虛,還是先別想那麼多。
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?
人類是一種需要「意義」才能好好活著的奇特生物,與其問一個把自己帶往虛無的問題,挖洞給自己跳,不如面對自己是因為「希望找到意義」才問這個問題。因此,如果把這個問題改寫成「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?」或「要怎麼找到我人生的意義?」,或許會更有動力去探索答案。沙特說過「存在先於本質」,我們只是先存在了,後面才開始要去尋找自己是什麼而已。
當我們開始問「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?」,我們的生活會因為嘗試探索,而逐漸走向自己期待的樣子。這是一種長時間漸進的改變,不會馬上就抵達終點,更像是不斷趨近理想的過程。我們不會在下個月就覺得人生很理想、充滿了意義,更有可能是進入好幾年的人生探索工程。
當我們把問題細分到生活中的瑣事,並加上「意義的問號」,會看得更清楚:
學生可能會問自己:「讀書對我有什麼意義?」、「這個科系對我有什麼意義?」、「這個社團對我有什麼意義?」、「這個比賽對我有什麼意義?」、「打工對我有什麼意義?」
上班族可能會問自己:「這份工作對我有什麼意義?」、「這次升遷對我有什麼意義?」、「繳房貸對我有什麼意義?」、「下班去運動對我有什麼意義?」、「結婚生子對我有什麼意義?」
這件事對我的意義,指的是這件事對自己產生的意義,而不是別人或社會風氣對這件事的看法,除非我也認同別人或社會風氣的看法。如果別人說的意義,我自己完全感覺不到,或只能感覺到微弱的意義加上很多的懷疑,就不要勉強自己接受。對自己誠實,是尋找自己人生意義的重點。
累積自己人生的意義
我們在「受苦」的時候,會想要問「意義」的問題。假如受苦是有意義的,我們就可以堅持下去,人類是可以為意義受苦的奇特生物。然而,假如受苦毫無意義,我們很可能乾脆放棄,不幹了。意義治療的發明人維克多弗蘭克,觀察納粹集中營裡那些能夠撐下去、以及放棄人生的俘虜差異後,發現意義感對人類的重要性。生活中那些讓我們受苦的事情,必須要有意義,否則我們很難在困境中堅持。
如果我們對當下做的事情感到毫無意義,因而選擇放棄也是件好事。重要的是放棄之後,我們是否做了其他「比較有意義」的嘗試,一次一次不斷去趨近我們覺得有意義的事情。在長長的人生中持續累積有意義的事情,讓自己逐漸趨近理想的狀態。
最後,有些人問「意義」的問題,反映的是當下「受苦」的狀態,我想要說:能夠堅持到今天,我們已經做得很好了。假如真的想要過有意義的人生,想要每一天都活得有意義,從現在起試著為生活中各種小事加上「意義的問號」吧。或許一開始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做了許多毫無意義的事情,而感到懷疑人生,或對過去的付出感到白費力氣。但過去的事情不能改變,從現在起的每一天卻可以不斷累積自己人生的意義。只要開始問,並持續選擇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,未來就有更多自信對自己說:我的人生是有意義的。
我的人生,我覺得有意義就可以了。至於別人的看法,當成參考也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