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汽車是一種神秘的存在,它沒有生命,但陪伴我們度過各種時刻。
除了物理上保護我們,也提供心理上的安全。
為二十年老車送終以後,感覺自己失去一位重要夥伴。
不過新車是位高科技夥伴,很欣賞人工智慧進入生活的方式。
因為長途駕駛的需求,我很清楚開長途需要大量注意力。
印象中有兩次真的覺得「這次應該沒辦法煞停了」。
一次是高速公路塞車,前方汽車緊急煞車,幾秒內得將時速從100公里減到0。
另一次是下交流道時分心,差點追尾前車,好在平安回家。
開車時要不斷加減油門、注意剎車、維持安全車距。
有時怨嘆超車仔不公不義,又得重新拉開安全車距。
但有過高速公路急煞經驗,覺得無論超車仔和貼車仔多麼不合理,安全距離都是最後的保命符。
這是個人選擇,有些人選擇高風險行為,但未必想過是否能承擔後果。
換車之後,高科技夥伴的 ACC 輔助駕駛功能分擔了很多注意力任務。
主動維持安全距離的跟車功能,幫了很大的忙。
然而 ACC 畢竟是輔助功能,車主還是必須專心注意路況。
尤其目前的 ACC 技術是會撞上靜止物的,許多車主因為沒發現車道維護,而撞上靜止的工程車。
未來,人工智慧大概會成為汽車界的標準配備,目前只是起步。
還沒試過 ACC 的汽車通勤族,可以考慮租一台高科技夥伴試駕看看。
試乘雖然也能體驗,但是可駕駛距離太短,很多事情開過長距離才知道。
Level 1 輔助駕駛的 ACC 功能,就已經讓人感到輕鬆。
Level 2 再加入車道維持功能,車主有更多餘裕注意路況。
期待輔助駕駛的普及,也期待全自動駕駛進入大家生活的那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