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終其一生學不會愛的人比比皆是。
有些人是惡意,有些人是不得其門而入。
愛有一個不能缺少的部分,它叫作責任感。
舉例來說,一對父母說他們愛小孩,但是小孩出生以後,他們依然我行我素過自己的日子,讓小孩自己照顧自己,心想反正放著就會長大。小孩沒有吃飯,他們不知道;小孩冬天上學衣服穿太少,他們不知道;小孩生病,他們不知道;小孩心情低落,他們說這小孩真難搞;小孩考試一百分,他們覺得好驕傲真有面子;小孩做飯給大人吃,他們覺得這小孩簡直太棒了。
你認為這對父母愛小孩的程度有多高?我認為是極低的,因為這對父母沒有或極少承擔那些繁瑣的照顧責任,他們也不回應小孩的情緒需求,他們只是讓生存能力極低的小孩自生自滅。所以與其說他們愛小孩,不如說他們喜歡小孩。喜歡是不用付出太多心力的,我可以喜歡一塊雞排、喜歡一瓶洗髮精、喜歡某個廠牌的影印紙,它們都是為了滿足我的需求而被選擇。甚至,這對父母對小孩情緒的忽視,是一種因無能回應而導致的虐待。
然而,這對父母很享受小孩給予的愛,小孩為了讓他們高興,努力讀書、努力做飯,小孩自然而然成為家庭裡被索取愛的對象。舉這個例子讓我心痛,但它是許多人一輩子的縮影,長大以後無論這個小孩去到哪裡,他都會相信父母這種低品質對待就是愛。這個小孩受到的不當對待會持續到他成年以後,直到他經歷無數次傷害,而不得不反思自己對愛的理解是否出了問題。我們能給予這個小孩的最好祝福,是希望他運氣很好,總是遇到願意善待他的人。
養一盆花,你要花時間關注它的盆土是否乾掉需要澆水;養一隻貓,你要在牠生病時帶牠去看醫生;養一台車,你要定期帶它去維修保養;甚至喜愛一件家具,你會經常為它擦拭灰塵;所以說,你的愛長什麼樣子?你所愛的人,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,是如何被你對待?假如他們用你的方法反過來對待你,你會感到開心嗎?終其一生學不會愛的人比比皆是,但我們永遠有機會再一次學習如何善待他人。